2022教育學考研復習知識點:觀察研究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來源:中公考研網校 更新時間:2020年11月22日 17:57:54
2022考研的考生已經開始進入備戰狀態,考生必須具有廣闊全面的專業知識、扎實的基礎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系統地掌握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大綱所規定的基本內容,才能輕松應對考試,考研教育學欄目由中公考研網校老師為各位考生提供相關考研備戰常識與資料,希望能對各位2022考研的考生有所幫助,一起來看~
在進行觀察研究時,需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1. 觀察的目的性
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研究者必須知道每次觀察的重點和方式,特別是要按照研究目的認真選擇典型的觀察對象、環境條件和工具。這種典型對象具有較好的代表性,能為研究提供足夠的觀察材料。澳大利亞科學家貝弗里奇在其著作《科學研究的藝術》一書中說過這樣一段話:“研究人員必須運用其絕大部分的知識和相當部分的才華,才能正確選出值得觀察的對象。這是一個舉足輕重的選擇,往往決定幾個月工作的成敗,并往往能把一個卓絕的發明家同一個只是老實肯干的人區別開來。”要善于抓住最主要的東西,同時又要注意捕捉那些意外的偶然現象。
2. 觀察的客觀性
觀察中常會因以下主觀因素而影響觀察的客觀性:(1)先入為主的偏見,表現為只收集某些似乎能證明自己研究假設的觀察材料,或用自己的假設去修正觀察結果,甚至用某種理論框架牽強附會地解釋觀察結果,從而歪曲了事物的本來面目。(2)無意過失。往往表現為研究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去修正、填補觀察中的空白,從而作出錯誤的分析。(3)假象與錯覺。
要堅持觀察的全面、系統和客觀,使觀察所得的經驗事實比較正確地反映客觀事實,就要做到盡可能從多方面觀察事物,把握客觀對象的各種因素、各種關系和各種規定,如實地反映現實情況,不能帶有任何主觀感情色彩。要以嚴格而謹慎的批判態度對待觀察過程,以及觀察的結果,有意識地克服主觀偏見。
3. 觀察的自覺性
觀察的自覺性指觀察時要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觀察的自覺性,不僅表現在收集事實材料的可靠性上,而且表現在對觀察結果的科學解釋,表現為從事實材料中概括提煉形成的觀察結論的可靠性。作為研究性的有目的的觀察,理性思維滲透于觀察過程的始終。對同一教育現象,由于各人的認識、經驗、理論、背景知識和思維方式的不同,觀察得出的結論往往因人而異,這正是自覺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表現。觀察由感覺、注意力、理解力三個部分組成,研究者要在觀察研究中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觀察力和理性思維的能力。
考研備考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夠收獲滿意的成績!“ 2022教育學考研復習知識點”是由中公考研網校老師精心整理的,每天一個知識點,從容備考有節奏!
相關推薦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責任編輯:lyr87722 】
相關內容
2024考研法律碩士法理學:民法的調整對... 2024考研法律碩士法理學:特殊侵權責任 2024考研法律碩士法理學:憲法的基本理... 2024計算機考研知識點:排序 2024計算機考研知識點:外部排序的方法 2024計算機考研知識點:樹的定義